
300mw发电机组参数_磁悬浮风机
300mw发电机组参数:1000MW、600MW、300MW、汽轮机模型、 燃气轮机模型技术参数
KWMXQJ-06 200MW汽轮机模型
KWMXQJ-07 135MW汽轮机模型
KWMXQJ-08 50MW汽轮机模型
KWMXQJ-09 25MW汽轮机模型
KWMXQJ-10 12MW汽轮机模型
KWMXQJ-11 背压式驱动供热汽轮机模型
KWMXQJ-12 锅炉汽动给水泵组模型
KWMXQJ-13 锅炉电动给水泵组模型
KWMXQJ-14 GE9F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15 三菱701D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16 西门子SGT5-8000H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17 阿尔斯通GT26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18 LW2500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19 R0110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20 GE MS6001B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21 PG9171E型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22 索拉金牛60型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23 QD70燃气轮机模型
KWMXQJ-22涡喷航空发动机模型
KWMXQJ-23涡扇航空发动机模型
300mw发电机组参数:300MW发电机组主要参数
【专家解说】:额定容量: 300MW(353MVA)
额定电压: 20kV
额定电流: 10189A
额定功率因数: 0.85滞后
额定效率: ≥98.8%(计及轴承损耗)
额定频率: 50Hz
额定转速: 3000转/分
同步电抗Xd: 180%
暂态电抗Xd’: 20.2%(饱和值) 22.9%(不饱和值)
次暂态电抗Xd”: 16.0%(饱和值) 17.4%(不饱和值)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问题
300MW发电机组主要参数300MW机组参数发电耗水率是多少
进一步了解相关内容你可以在站内搜索以下相关关键词
300mw发电机组 300mw火力发电机组 300mw机组发电煤耗 300mw机组年发电量 300mw机组发电量 300mw机组锅炉参数 300mw机组参数 300mw供热机组参数
300mw发电机组参数:温州3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参数讨论
1
蔡睿贤;余热锅炉式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近似热力学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1年04期
袁旭岭;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热电厂的主机设备的选择[J];机电工程;2004年08期
苗青;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过程控制系统[J];电气时代;2004年11期
胡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汽轮机不同工况下起动转速调节品质差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J];热力发电;2004年10期
钟史明,许红胜,崔昶;我国贾汪PFBC-CC中试电站[J];动力工程;1994年06期
谢伯达;洁净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J];福建能源开发与节约;2001年03期
闫廷满;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发展动态[J];东方电气评论;1998年02期
刘祥源,李宇红,武小兵,叶大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产系统优化运行[J];燃气轮机技术;2004年03期
吕华,梁艳波,李民;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设备选型原则和重要技术参数的优化方法[J];电站系统工程;2000年01期
10
焦树建;论燃煤的第二代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效率等参数的解析解[J];燃气轮机技术;2002年03期
11
张世铮;燃煤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轮机联合循环的热力性能[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8年01期
12
司晓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将成为电力工业的主要方向[J];山东电力技术;1996年06期
13
徐士民;俄罗斯先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技术的发展[J];汽轮机技术;2002年02期
14
焦树建;论燃煤的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PFBC-CC)热效率等参数的解析解[J];燃气轮机技术;2002年01期
15
;增压流化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PFBC-CC)[J];农村电气化;2003年04期
16
庄允朋,厉建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3年09期
17
蒋文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船舶电站的性能分析与经济评估[J];福建电力与电工;1999年02期
18
阎洪波,刘艳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设计中热力参数的选择[J];汽轮机技术;2003年04期
19
高小涛;燃气-蒸汽(双压)联合循环机组余热锅炉启动调试技术[J];电力建设;1997年12期
20
周会芳;热电联供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若干问题的讨论[J];燃气轮机技术;2000年02期
闫廷满;;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发展[A];全国机械工业动力科技信息网2004年年会暨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热力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戴云飞;王震华;;联合循环在天然气输气增压站中应用的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董真;张立建;陈倪;;100MW等级单缸、三压再热联合循环汽轮机——我国首台IGCC联合循环汽轮机的研究开发[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屠珊;张仲民;;新能源与蒸汽系统联合循环[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闫廷满;;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发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张世钢;杨昭;程珩;;一种燃气机驱动的压缩吸收联合制冷循环优化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李伟;胡万畅;陈挺;范跃军;;GE燃机安装方法的研究与探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七届发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陶健;;M701F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特点[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田伟华;董真;;80MW联合循环双压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的设计与开发[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君;;单轴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控制油系统流量特征分析[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马文通;燃气轮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部分工况下的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马文通;燃气轮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部分工况下的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马续波;聚变—裂变混合堆和压水堆联合循环系统物理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陈坚红;联合循环机组运行计划和负荷分配:建模、启发式遗传算法求解和数据处理[D];浙江大学;2004年
刘猛;正逆耦合循环系统及利用LNG冷能的低CO_2排放动力系统开拓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8年
肖军;APFBC-CC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及环境综合性能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徐祥;IGCC和联产的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赵中友;整体煤气化煤气、热、电多联产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王波;基于输运床气化炉的IGCC系统集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10
孙士恩;焦炉煤气与气化煤气基焦炭、化工与动力多联产系统及集成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光旭;大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优化设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郭小丹;基于能的梯级利用的先进动力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高阳;基于联合循环的燃气轮机动态模型与仿真[D];重庆大学;2002年
王树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机组运行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陈维春;联合循环中余热锅炉动态特性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杨洋;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郑李鹏;基于APDL的联合循环汽轮机转子热应力计算及启动优化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武小兵;大型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的参数优化与性能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曹宏;联合循环电站在线性能计算软件开发[D];重庆大学;2002年
10
张淼;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造老电厂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张跃 季斌;南汽轮首台出口苏丹联合循环汽轮机盖缸[N];中国工业报;2006年
郝立鹏;宁夏从天上取能源[N];人民日报;2011年
李双平;涟钢高炉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工程正式投产[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黎建华;南汽轮燃机出口呈现强势[N];中国工业报;2005年
张跃;首套60兆瓦联合循环汽轮发电机组空负荷试运成功[N];中国工业报;2005年
秦者 谢建辉;涟钢燃气联合循环发电工程开工[N];中国冶金报;2006年
本报记者 由庆祝 通讯员 王永利 毕德鹏;哈电"十一五"开局年欲完成利润11亿元[N];中国工业报;2006年
实习记者 段炼;北京首个IGCC工程投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池邑;宁夏开启太阳能利用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深圳南山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燃机“以大代小”技改二期项目联合循环余热 利用工程获准立项批复的公告[N];中国证券报;2002年
300mw发电机组参数:温州3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参数讨论.doc
温州3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参数讨论
浙江电力1999年第6期
1概述
温州300MW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
发电机组参数讨论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屠进钱海平()
温州300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机组(简称温州燃机)选用两台美国通用电气公
司(GE)PG9171E型燃机,两台比利时CM1的余
热锅炉及1台GE的100MW级的汽轮机,其中
燃机燃用原油.整套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系统如
图1所示.
c一压气机HRSG一余热锅炉B一燃烧室GT一燕汽轮机GT一憾气轮机c一发电机
图1温州燃机电厂热力系统示意图
2联合循环的发电效率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装置将燃气轮机的
高温排气送人蒸汽发电系统,即把燃气轮机的
勃菜敦(Brayton)循环与蒸汽轮机的朗肯
(Ranklne)循环结合起来.联合循环发电效率
∞(毛效率)为:
cccr+(1-GT)HR
式中一燃气轮发电机组发电效率(毛效率);
余热锅炉效率;
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效率(毛效率).
双压联合循环的-qcc可达42%~52%,三
压联合循环的可达50%~58%.温州燃机
电厂为双压联合循环,在环境空气温度为
23,相对湿度为81%时cc为48.39%(热耗
率7441kJ/kw?h).文献"对国内已投入运行
的燃机单机容量为100MW联合循环机组的
q进行了比较,见表1(大部份燃用重油).
表1国内已运行的100MW级燃机电厂
联台循环经济指标
电厂名称温州镇梅佛山顺德
喂台循环热耗率ld/kW?h.
1cc%48.3947..2q
由此可见,温州燃机电厂∞首次超过
1999年第6期浙江电力2l
48%,位于国内前列,与国外最先进的指标(如
三压联合循环)相比,虽有差距,但大体上相当
于国外80年代末期水平.
因叩cc由m"m及叩盯组成,下面将分别加
以讨论.
3燃气轮发电机组发电效率GT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任何一种热机循
环工质的加热温度越高,放热温度越低,热效率
就越高.提高cT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燃机人口
燃气温度,此温度受到燃气轮机叶片材料冷却
条件的限制,目前,只能达到℃.国
外有个别达到1430℃的实例.
温州燃机电厂燃机是近年来国内采用较多
的MS9000系列机组,属于GE公司开发的较成
熟的大型高效机组,环境空气温度23℃,热耗率
(用重油)为10960kJ/kw?h,1为32.85%.
4余热锅炉效率叼及窄点
(PinchPoint)温差
4.1余热锅炉效率
余热锅炉效率也即是余热锅炉的余热
利用率,其定义如下】:=100%—丽两i面j一
可按下式计算
()100%
式中c.,c:——余热锅炉燃气进,出口定压比
热,kJ/l?℃);
1;2——余热锅炉燃气进,出I:I温度,℃;
c环境空气定压比热,kJ/(kg?℃);
环境空气温度,℃;
——
考虑余热锅炉散热的保热系数,可
取为0.99[31.
温州燃机电厂设计值中,环境空气温度f
为23℃,当燃机满负荷运行时:
,=531.7,.2=171.2.可以计算得
HR=71.17%.
由于该电厂余热锅炉汽水循环采用双压
系统,其比单压系统约提高3个百分
点,从而使大于70%.如进一步降低排烟温
度就意味着排烟热损失减少,即提高
但排烟温度降低受到很多因素制约,首先不能
使换热面最低壁温小于酸露点,以避免低温腐
蚀,使用低硫燃料时可降低f该电厂z.与国
内大部分同功率(100MW级)燃用重油燃机电
厂相同,为170℃左右(171.2~C),不选用过低
数值,从而可以使应用不同含硫量燃料油的适
应性更大.
4.2窄点温差
余热锅炉中蒸发器烟气出口处,烟气和饱
和蒸汽温度之间温差称之为窄点温差△l
△f屈一个重要的参数,如烟气温度已给定,
减小时,蒸汽参数及汽轮机输出功率增加,
但平均传热温差也随之减小,致使总的传热面
积增加,成本增加;..增加时,情况相反.权衡
各种因素,在余热设计中进行优化选择,血
取8~加oC[41.
温州燃机电厂选用比利时CMI余热锅炉
为双压汽水系统,其t—Q图见图2,此时环境
空气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81%,燃机为满
负荷运行,在高压蒸发器烟气出口处其山.为
12.9oC,在最佳值8一加℃的范围内.蒸汽参
数也由此确定,共两台余热锅炉,每台蒸汽量
53】7
4924
2795
274.7
1452
】403
VLP一低压蒸发器EHP一高压省堞嚣
VHP一高压蒸发器SHP一高压过热器
图2余热锅炉t—O图
浙江电力1999年第6期
为175t/h,蒸汽压力6.3MPa(a).蒸汽温度
492.4℃.余热锅炉进口处烟气温度比过热蒸
汽出口提高393.c(531.7—4924℃),在通
常设计范围30—5O.c之内.
28%.如要采用三压有再热系统,预期可达
35%,但系统复杂,投资增加.
6各种变工况因素的影响
5汽轮发电机组的效率,,盯6
(性能的影响
这里的定义为
盯xlo0%
由下列各效率组成
s-ilo,Jd
式中
——
管道效率;
r/.——朗肯循环效率;
r/.——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j——汽轮机机械效率;
r/——发电机效率.
这些效率中对起主要作用的是r/.及
r/它们取决于蒸汽初,终参数及热力系统,温
州燃机电厂的蒸汽系统采用双压,无再热循环,
也没有给水回热加热系统,只有给水除氧系
统.GE公司保证,在汽轮机人口蒸汽压力为
5.81MPa(a),蒸汽温度为487.2℃,蒸汽流量
为348t/h,背压为5kPa时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功率为kW.可以计算得到汽轮发电机
组效率r/=32.52%.双压系统比单压系统时
的有较大提高,单压系统时的r/小于
设计环境空气温度为23℃,相对湿度为
81%,最高环境空气温度39.4℃(103oF),最低
环境空气温度一4.4℃(24.F).
燃机是属于定容积的动力设备,无论环境
条件如何,进入燃机的空气容积是一定的,当
环境空气温度很高时,其密度下降,进入燃机
空气质量流量因而下降,从而燃机出力下降.
温度降低时.燃机出力上升.燃气轮发电机组
的输出功率主要受环境空气温度的影响,几乎
不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当环境空气温度为23
℃时燃机功率为100%,∞为32.85%.按GE
公司提供的图表:在环境空气温度为一4.4.c
时,功率可增加为118.5%,当环境温度为39.4
℃,功率减少为88.9%..也随环境温度而变,
在一4.4℃时为34.19%,在39.4℃时为
32.22%.
(2)环境温度对汽轮发电机组的影响
由于环境温度对余热锅炉烟气流量及人
口温度带来影响,从而也影响了进入汽轮机的
蒸汽流量及蒸汽温度,在两台燃机(GT)满负荷
下随环境温度而变的蒸汽参数见表2.
表2不同环境空气温度下的蕉汽参数
环境空气温度o:燕汽总量t/h压力kPa温度o:
(ISO).4
.4
4.42lS1.46646O475.2
39..7
由表2可见,环境温度由一4.4.c上升至
39.4℃.余热锅炉蒸汽产量由于燃机烟气质量
流量下降而减少,从181.6t/h变为171.44t/
h.虽然过热蒸汽温度随燃机排烟温度上升而从
475.2℃变为503.7℃,仍将导致汽轮机出力有
所下降,sc也相应下降,但变化幅度不大.
1999年第6期浙江电力23
6.2负荷变化的影响
不同的燃机负荷将直接影响烟气出口参
数,从而影响蒸汽轮机系统出力与效率,出口参
数包括烟气质量流量及温度.当负荷降低时如
不调整压气机进口可转导叶,烟气质量流量基
本不变,烟气温度下降,从而下降;调节可
转导叶开度,可维持较高排烟温度及相应的
值.表3表示在70%燃机负荷时调整导叶,
50%及25~/0负荷时不再调整导叶时的参数.
6.3燃料种类的影响
表3大气温度39.4℃时不同GT负荷下的参数
GT负荷%1007O5025
每台GT排烟量kg/s加6.13
排烟温度℃
改换燃料种料也将直接影响烟气出口参
数,重油或原油改为轻油,由于雾化完全,燃机
烟气出口温度可提高20—30qc,但烟气量基本
不变.
7结论
(1)温州燃机电厂参数选择是合理的,发电
效率在设计条件下(环境空气温度23qc,相对
湿度81%)如下:
∞——32.85%
HR——71.17%
H——32.52%
cc——48.39%
它们是基于使用成熟技术,能保证安全可
靠运行,同时又是先进的.
(2)各变工况因素对燃机电厂性能有很大
影响,在运行中要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l左鸿恕,陈卫星闸北燃机电厂联合循环参数讨
论中国电力.1998,31(8):63~65
2烟道式余热锅炉热工试验方法,GB10863—89
3V.Gematm.thy.ImprovingHRSGPerformancePowerEn
g~neeting.1996,(7):18一l9
4黄文披,林汝谋等.联合循环中余热锅炉及其热
力特性分析.燃气轮机技术1996,9(4):21~30
(收辅日期:I999—07—23)
?封面广告产品介绍?
浙江省嘉善里泽水泥电杆厂
浙江省嘉善里泽水泥电杆厂位于320国道
里泽段北道,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企
业占地面积砷余亩,拥有职工300余名,有3
个生产主车问,主要生产6~15gift预应力水泥
电杆和11—15/11非预应力水泥电杆,企业具有
年生产17万支水泥电杆的能力,产量较同行业
之首.
我厂刨始于1980年,到现在已近20年的
生产历史,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生产
管理经验.在电力系统享有较好的声誉,由于
产品质量过硬,服务到位,因此早被上海市电
力局,上海邮电管理局,浙江省邮电管理局定
为定点厂家.现在面对电力系统"二网"改造这
个良好的市场契机,全厂职工在"名牌继续创
新,团结再创辉煌"的企业精神鼓舞下,力争将
电杆的产值,质量,企业的信誉,再上一个新的
台阶,为电力系统的"二网"改造作出我们应有
的贡献.
三叶磁悬浮风机哪家好 章丘磁悬浮风机维修 三叶磁悬浮风机多少钱 河北磁悬浮风机维修
咨询电话:400-966-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