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压吸入管道_空气悬浮风机
负压吸入管道:[单选] ()通过排烟风机向外抽风(烟气),使排烟管道内部形成负压,烟气通过排烟口被吸入排烟管道,排到室外(或通过排烟风机直接排到室外)
使用单位申请封存仪器需填写()。
我们将设备故障发展变化的规律概括为()。 三段理论。 寿命周期理论。 经济劣化理论。 澡盆理论。
简述工程建设标准的作用。
3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应设立专职的() 科护士长。 护理副院长。 护理院长。 护理部主任。 总护长。
应收管理支持的跨年连续业务有()。 应收明细账可以查询上年度部分开发票的发货单记录。 次年的会计一月可对上年已审核未制单的单据生成凭证。 次年的会计一月可取消对上年已核销未制单的核销状态。 上年已审核的应收单可在次年会计月做转账处理。
()通过排烟风机向外抽风(烟气),使排烟管道内部形成负压,烟气通过排烟口被吸入排烟管道,排到室外(或通过排烟风机直接排到室外)
负压吸入管道:一种负压吸引管道误吸阻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负压吸引管道误吸阻断器。
背景技术:
在病房中,吸痰用的负压由中心负压系统提供,通常为常开状态,而当存痰罐中的痰液超过负压吸引管道的接口高度时,存痰罐中的痰液会被负压吸引管道吸入,造成负压吸引管道堵塞,污染负压吸引管道。如果存痰罐的连接管堵塞,负压吸引管道继续工作的话,则存痰罐的真空度将越来越高,直至存痰罐炸裂,痰液造成病房污染。而在重症病房中,负压吸引管道的使用频繁,使用时长不定,而且护理人员十分繁忙,现实中不具备用时打开,不用时关闭中心负压系统的可能。因而,往往都在发生污染后,再进行清洁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管内负压有无的负压吸引管道误吸阻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压吸引管道误吸阻断器,包括管体、电磁铁、电源、磁吸挡板,磁吸挡板滑动设置于管体的径向方向,电磁铁对准磁吸挡板设置于管体,电源与电磁铁间的电路导通时,电磁铁吸引磁吸挡板,磁吸挡板朝管体内滑动,封堵管体。
作为优选,管体开设有通孔,磁吸挡板穿设于通孔,磁吸挡板的内端水平延伸有限位块,电磁铁不工作时,磁吸挡板通过限位块限位于通孔。
作为优选,限位块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
作为优选,磁吸挡板的外端设置有拉手。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孔沿管体的圆周方向开设,通孔沿径向的宽度不小于磁吸挡板的宽度。
作为优选,磁吸挡板为圆板或方形板。
作为优选,电磁铁与电源的一端电极常闭,另一端电极常开,设置于管体内,通过流经管体的导电液体导通电磁铁与电源的另一端电极,电源与电磁铁间的电路导通。
作为优选,电磁铁连接第一金属环,电源连接第二金属环,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沿管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管体的内壁。
作为优选,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设置在磁吸挡板的同一侧。
作为优选,管体的两端分别为患者端接口、负压接入口,第一金属环、第二金属环设置于靠近患者端接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吸引管道误吸阻断器,实施时连接于负压吸引管道上,通过电磁铁吸引与释放磁吸挡板,控制磁吸挡板对管体的打开与封堵,进而控制存痰罐内负压的有无,实现误吸阻断。而加载于电磁铁上的电流由电源提供,并通过流经管体的导电液体(如痰液),控制电流的通断。当有痰液流过时,电磁铁与电源之间的电路导通,即可使电磁铁保持磁吸力,保证磁吸挡板位于封堵管体的位置,存痰罐内的负压大大减小,阻断吸力。当故障排除,痰液清除,电磁铁与电源之间的电路断开,切断电流,电磁铁失去磁吸力,释放磁吸挡板,磁吸挡板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打开管体,存痰罐内的负压增大,吸力恢复。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电磁铁的吸力有无,无需手指进行其他操作,减轻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磁吸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是管体,101是通孔,102是患者端接口,103是负压接入口,11是磁吸挡板, 111是限位块,112是拉手,12是电磁铁,13是电源,14是第一金属环,15是第二金属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不便,易疲劳等不足,提供一种负压吸引管道误吸阻断器,如图1所示,包括管体10、电磁铁12、电源13、磁吸挡板11,磁吸挡板11滑动设置于管体10的径向方向,电磁铁12对准磁吸挡板11设置于管体10,电源13与电磁铁 12间的电路导通时,电磁铁12吸引磁吸挡板11,磁吸挡板11朝管体10内滑动,封堵管体 10。正常使用时,磁吸挡板11在重力作用下下落,管体10打开。当发生误吸时,流经管体的导电液体(如痰液)导通电路,电磁铁12产生磁吸力,并保持磁吸力,保证磁吸挡板11 位于封堵管体10的位置,存痰罐内的负压大大减小,阻断吸力。排除误吸后,痰液清除,电磁铁与电源之间的电路断开,切断电流,电磁铁12失去磁吸力,释放磁吸挡板11,磁吸挡板11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打开管体10,存痰罐内的负压增大,吸力恢复。
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铁12与电源13之间的电路的通断由痰液的有无进行自动控制。电磁铁12与电源13的一端电极常闭,即电磁铁12的一端电极与电源13的一端电极设置为固定连接状态;另一端电极常开,设置于管体10内,通过流经管体10的导电液体导通电磁铁 12与电源13的另一端电极,电源13与电磁铁12间的电路导通。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管体10的角度如何,都能保证痰液对电磁铁12与电源13之间的电路进行导通。则电磁铁12 连接第一金属环14,电源13连接第二金属环15,即电磁铁12与电源13的另一端电极分别为第一金属环14、第二金属,第一金属环14、第二金属环15沿管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管体10的内壁,且第一金属环14、第二金属环15均沿管体10的内壁圆周呈平行设置。进而,不管痰液从哪个角度流经管体10,均能导通电磁铁12与电源13之间的电路。
磁吸挡板11可在管体10的径向方向上进行滑动,则管体10开设有通孔101,磁吸挡板 11穿设于通孔101,如图2所示,磁吸挡板11的内端水平延伸有限位块111,电磁铁12不工作时,磁吸挡板11通过限位块111限位于通孔101,保证磁吸挡板11不从管体10上掉落。为了方便实施,限位块111沿管体10的轴向方向延伸设置。轴向方向延伸设置的限位块111 能够保证磁吸挡板11实施为更宽的宽度,实现更好的阻断作用;而且限位效果更好。
为了保证磁吸挡板11在通孔101上通过顺利上升与下降,则所述的通孔101沿管体10 的圆周方向开设,通孔101沿径向的宽度不小于磁吸挡板11的宽度,进而,不管磁吸挡板 11实施为圆板或方形板,均可在通孔101上自由上升与下降。本实施例中,磁吸挡板11为圆板,与管体10的内腔形状相近、面积接近,以实现更好的阻断效果。
为了方便复位,磁吸挡板11的外端设置有拉手112。当关闭开关14后,而磁吸挡板11 下落不到位,可通过拉手112将磁吸挡板11移动到位,保证吸力通畅。
由于通孔101与磁吸挡板11间存在一定的缝隙,如果痰液流经所述的缝隙,则会往外渗漏。因此,较好的实施方式为在磁吸挡板11前,即朝向患者的一端,进行电路导通,实现磁吸挡板11的上升阻断。即第一金属环14、第二金属环15设置在磁吸挡板11的同一侧。管体10的两端分别为患者端接口102、负压接入口103,第一金属环14、第二金属环15设置于靠近患者端接口102的一侧。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负压吸入管道:可燃气体压缩机入口防负压措施海川化工论坛
声明:当前内容由会员用户名 lflsedin 发布!权益归其所有 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仅供学习交流之用
网友及版主海友依个人意愿的评分或点评互动、推荐等,均不代表本站认可其内容或确认其权益归属, 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平台上所有广告、推广、信息等,需由浏览者自行判断其内容真实性或可用性,因使用相关信息造成的后果自负
本站仅提供存储空间,如您对此内容存在争议或认为侵犯您的权益,可联系我站举证删除处理,我站在线客服或致信 188-4091-1640网站声明
负压吸入管道:往往在关键时刻出场的体外膜肺技术(ECMO),来看一看它的真面目吧~
此次疫情,很多先进的医疗技术都用在了疫情防控和人员救治上。其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让很多因为肺部无法正常工作的患者得以“起死回生”。
我们从《》一书中找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分享给大家,来一睹它的真面目: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通过体外循环系统为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体外生命支持(ECLS)的一种心肺辅助治疗技术。ECMO可较长时间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不仅是难治性心肺功能衰竭的首选治疗手段,还可帮助并发心肺衰竭的重症患者延长生命以获得救治原发病的机会。
ECMO的概念源自于1953年Gibbon为心脏手术患者实施的体外循环技术。在心脏手术期间,体外循环可以短期完全替代心肺,进而可以实施心内直视手术。同时,在心脏手术室快速建立体外循环后的抢救成功率非常高。研究者们从中得到启发,想把这种技术转化成可以在手术室外进行的一种急救技术,但实施起来遇到许多技术难题。其中主要的问题是肝素抗凝与出血的矛盾、溶血、生物材料组织相容性差,导致体外循环始终突破不了数小时的时间限制。
直到1972年,Hill等采用ECMO成功治愈1例多发伤并呼吸衰竭患者,此后该技术才逐步得到发展应用。20世纪80年代一些医院将ECMO用于新生儿呼吸衰竭取得成功。
1993年对5000例ECMO治疗的呼吸衰竭患儿调查表明,其生存率为82%,而常规治疗死亡率为80%。近年来性能更稳定的第二代便携式ECMO设备已进入临床,ECMO的支持时间不断延长,临床疗效不断提高。
据国际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统计,截至2020年1月,世界范围内共计98840例患者接受了ECMO辅助治疗。我国ECMO起步较晚,1990年北京阜外医院报告1例ECMO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但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直到1993年阜外医院才用ECMO成功抢救了1例心脏术后严重肺功能衰竭的患者。此后这项技术逐渐在国内多家医院得到开展,并在全国成立了多个ECMO中心。
据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统计,国内ECMO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 年全国共有233家医院上报总例数为2816例,较2020年(1234例)增加129%。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ECMO系统:
1. ECMO的工作原理:
ECMO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患者体内的静脉血引至体外,经过膜肺氧合并排除二氧化碳后再经静脉或动脉系统回输至体内,以部分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维持患者组织脏器的灌注和氧合。
2. ECMO的工作模式:
ECMO的工作模式可分为三种: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 ECMO)和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AV-ECMO)。
(1)VV-ECMO模式:患者的血液经静脉插管引出,动力泵(人工心脏)将其泵入膜式氧合器(人工肺),在氧合器内血液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然后经另一静脉通路回输进体内。通常选择股静脉引出,颈内静脉泵入,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双侧股静脉。此模式仅有呼吸支持作用,无循环支持作用,故只适用于单纯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
VV-ECMO模式只能部分代替肺功能,因为只有一部分血液被引至体外氧合,并且存在重复氧合现象,即部分血液经过ECMO管路泵入静脉后未及经动脉系统循环至全身就又被吸入ECMO管路,重复氧合。
(2)VA-ECMO模式:患者的血液同样经静脉插管引出,在膜式氧合器内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再经动脉插管回至体内。成人通常选择股动静脉;新生儿及幼儿由于股动静脉偏细选择颈动静脉;也可开胸进行动静脉插管。此模式同时具有呼吸和循环支持作用,适用于心肺功能衰竭患者。
(3)AV-ECMO模式:患者的血液直接由动脉插管引流进入膜式氧合器进行氧合并排出二氧化碳,然后经静脉插管回至体内。血液流动的动力来源于患者体内的动静脉压力差,而非动力泵,因此该模式只有呼吸支持作用,而且ECMO管道与心肺并联,运转时增加心脏后负荷,临床上较少应用。
3. ECMO与体外循环的区别及优越性:
ECMO起源于体外循环技术,但还是与传统体外循环有一些区别,也有其独特优越性。具体为:
(1)ECMO与体外循环的区别:
①管路不同:ECMO是密闭性管路,无体外循环过程中的储血罐装置;体外循环是开放式管路,有储血罐作为排气装置。
②抗凝不同:ECMO是密闭系统,血液一直循环流动,血一气交换平面减少、凝血激活和炎症反应减少,并且管路均有肝素涂层,因此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只需维持在120 ~ 180s,而体外循环则要求ACT > 480s才可转机。
③运转时间不同:ECMO是种生命支持技术,所以运转时间较长,通常需维持1 ~ 2周,甚至有超过100d的报道,而体外循环一般不超过8h。
④建立方式不同:ECMO系统的建立操作相对简单便捷,而体外循环的建立通常需开胸手术,实施条件和操作技术要求都较高。
(2)ECMO的优越性:简单便捷的操作方法几乎可以全天候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起ECMO系统,应用于临床急救。对低ACT水平患者进行抗凝也大锦工减少了出血的并发症,尤其对有凝血功能障碍、出血倾向或创伤患者有重要意义。而长时间的呼吸循环支持不仅能让衰竭的心肺得到休息,而且还保证了机体全身的氧供和灌注,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改善氧合:ECMO以膜式氧合器代替患者肺脏来进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能显著增加血液中的氧分压,改善血液的氧合;同时以动力泵代替患者心脏来提供血液循环的动力,可以增加机体组织脏器的灌注,增加氧供。
②循环支持:ECMO可快速为循环衰竭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能进行左心辅助、右心辅助或全心辅助。通过引流大部分回心血量,可降低右心室前负荷,进而降低左心室前负荷。
③避免氧中毒:膜肺在给空气时就可达到正常肺氧合效果,还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分别调节FiO2和通气量,可以避免肺功能衰竭的患者长期吸入高浓度氧所致的氧中毒。
④气道保护:ECMO治疗期间,同时进行机械通气只是为了避免肺泡萎缩,不需要很高的压力,减少了气道损伤。
⑤维持内环境稳定:ECMO治疗中可用人工肾对机体内环境如电解质进行可控性调节。
4. ECMO的系统装置:
ECMO的装置大部分来自于体外循环的观念,其系统基本结构包括驱动泵(代替循环系统血液驱动功能的装置)、氧合器(代替呼吸系统气体交换功能的装置)动静脉导管及管路(代替循环系统回路的装置)、空氧混合调节器、加热器、各种血液参数监测器、各种安全监测器和其他附加装置。
(1)驱动泵: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为血液在循环管路中流动提供动力。目前临床上用于ECMO的驱动泵主要有两类,即滚轴泵和离心泵。由于滚轴泵不易移动、管理困难,在急救专业首选离心泵作为动力泵,其优势是安装移动方便、管理方便、血液破坏小。
滚轴泵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已有多年的经验,技术工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功能也更趋于安全、有效和符合生理。泵头是滚轴泵的核心部件,包括滚轮压轴和泵槽两大部分。泵管路放入泵槽中,通过滚轮压轴对管路外壁的滚动方向挤压,推动管内的液体向定的方向流动。
当滚轴泵推动血液向前时,其后方产生的负压将血液吸入管道,这就要求管路有很好的弹性和抗挤压能力,一般使用硅胶管,也可使用具有良好弹性和耐久性的PVC管。滚轴泵的输出量取决于泵管路的尺寸、泵的阻力、泵的转速和供应血液总量。泵的流量与泵管路的尺寸、泵的转速成正比。使用滚轴泵必须调整泵管路的尺寸,以提供足够的输出量。在流量一定的情况下,使用直径较大的泵管路能降低转速、减少管路磨损。新生儿、儿童和成人患者要使用不同直径的泵管路。对新生儿和体重< 14kg的儿童,使用内径1/4in的泵管路,能传输约9.7m/rpm的流速(使用6in泵头)。体重15~30kg的患者,使用内径3/8in的泵管路,输出量约22ml/rpm。体重>30kg的患者,使用内径1/2in的泵管路,输出量约39ml/pm。
离心泵是根据离心力的原理设计的。在密闭圆形容器(泵头)的圆心和圆周部各开一孔,当其内圆锥部高速转动时,圆心中央部为负压,可将血液吸入,而圆周部为正压,可将血液甩出。离心泵的驱动部分由电机和泵头组成。电机带动磁性转子高速旋转,转子磁力带动密封泵头内的磁性轴承及其上的圆锥部旋转产生离心力。
离心泵的转子与电机用导线连接,增加了活动性,可进行远距离操作。泵头内采用了肝素结合技术,生物兼容性好,可不用或少用肝素,安全性更高。控制部分采用计算机技术,可对自身状态进行检测,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报警并出现提示信息以利调整,且所有离心泵都有流量、转速两个窗口同时显示。为了预防意外断电,有些离心泵还备有内部电池,在断电时能在5.0L/min流量下工作近30min。为了使灌注更接近生理,依靠微处理机控制电机在高速和低速交替运转而使血流形成脉冲,离心泵还可进行搏动灌注。
与滚轴泵相比,离心泵驱动一定量的血液所需的动力较少。另外,通常不会产生过大的负压而造成血液空泡,也不会产生过大的正压。而且离心泵能捕获少量气体,使其留在泵头中。虽然离心泵不会产生过大的负压或正压,增强了它的安全性,但任何导致流出阻力增加的情况,如体循环血管阻力或血压上升、动脉插管扭折、患者翻转时压迫胸腔等都会减少回流到患者的血流量。此外,在低流量时,相比滚轴泵,离心泵的高转速和产生的热量可能会导致溶血增加。
(2)氧合器:即气体交换装置,有氧气交换、二氧化碳排出与血液温度调节功能。根据其制造材质可分为两大类:硅胶膜与中空纤维。
硅胶膜缠绕在聚碳酸酯核心外面,装在硅胶套筒内。血流从一端通过与另一端反方向通过的气体进行交换,使气体交换面积最大化,因此气体交换效率很高。这种氧合器气体交换表面积的规格为0.4~4.5m2。根据患者的体重和预期需要的血流量选择氧合器的规格。最大血流量等于1.5倍氧合器膜表面积,最大的吹入气体流量限制在3倍氧合器膜表面积。例如,0.8m2 氧合器的最大血流量是2.4rpm。膜肺前、后压力监测很重要,血流产生的跨氧合器压力可以提供关于患者、管路和氧合器功能的重要信息。氧合器前、后压力均上升表明氧合器后阻力增加,可能的原因包括动脉插管扭折、高血压或高血容量;前、后压力均降低表明泵血流减少,可能是泵头太松、低血压或低血容量;压力差增大表明氧合器阻力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有血栓形成。
越来越多的ECMO中心把新一代中空纤维氧合器使用在ECMO系统中。实验表明中空纤维氧合器可以使用72h或更长时间。中空纤维氧合器的优点在于以下几点:
①易于预充:一个有经验的操作者可以在5min内完成预充排气。
②易于涂层:中空纤维氧合器的纤维表面可以涂层以减少血液接触异物产生活化的发生。
③表面积小:减小表面积可以减少血小板活化。
④阻力低:阻力越低红细胞破坏越少,硅胶膜氧合器的压差往往在100 ~ 150mmHg,而中空纤维氧气合器的压差为10 ~ 20mmHg。
(3)管路:ECMO管路的内径尺寸从新生儿的1/4in、儿童的3/8in到成人的1/2in。每个ECMO中心可能会设计一种更符合本单位需求和习惯的ECMO管路,比如把监测探头和注射孔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但无论怎样设计,都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管路尽量短:管路中的阻力与长度成正比,而且,ECMO管路越长,血液与异物接触的表面积越大、预充液体总量和热量损失越多。管路应刚好够从泵到患者,能保证患者安全运送。
②接头尽量少:管路中每一个接头处都有可能产生湍流,而湍流的部位就是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和红细胞破坏的部位。
③接头要牢靠:目前多用化学方法密封,减少高压情况下接头脱落的可能性。
血液接触到ECMO管路的异物表面会激活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释放出补体及其他炎性介质,造成急性肺损伤和其他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降低此反应最重要的技术就是肝素涂抹表面(HCS)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是Carmeda涂层,肝素分子共价结合于塑料表面,而抗血栓结合位点与血液接触。凡是接触患者血液的人工制造装置都应该进行表面涂层,使用HCS技术可以使血液在低ACT水平时不会在管路形成血栓;并且可减少肝素用量、减轻炎症反应、保护血小板及凝血因子,从而使ECMO的并发症减少,并大大延长其使用时间。
5.变温装置:
在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中,常规需要低温或浅低温以降低机体代谢、保护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但ECMO的治疗目的是持续生命支持,长期低体温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因此一般需变温装置保持常温,具体包括:
(1)热交换器:由于血液在管路流动会丢失很多热量,故所有的ECMO系统都有一个热交换器,整合于氧气合器中,若置于氧合器后则还可作为气泡俘获器。ECMO的热交换器是不锈钢管外包裹一个透明、中空的聚碳酸酯壳。血液在不锈钢管内流动,管外37~40℃的热水与血流相向而行,为血液充分加温。一般可将流经热交换器的血液加热至略高于体温,上限约为42℃,以避免溶血和气泡形成。另外,管外的水流必须为低压,保证即使热交换器一旦出现破漏,血液是往外渗漏而不是管道外的水进入血液中。
(2)变温水箱:普通变温水箱无自动降温、复温功能,仅有加温和泵水作用,可将冰水、温水或非加温水快速泵至热交换器内。加热有4个温度档(30℃、38℃、40℃、42℃), 可据需要而选择。温度控制器在加热至42℃时能自动停泵和停止加热,超温报警灯亮,以防血液温度过高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降温时则需往水箱内加冰块。
全自动变温水箱具有自动制冷、制冰、加温、温度显示及温控报警功能。温度控制及监护系统可同时进行动脉血热交换、变温水毯和心脏停搏液输送系统的回圈水温度的控制。温度选择范围可达0~ 42℃,内藏式制冷,无须添加冰块。
6.监测装置:
为确保患 者安全,ECMO过程中还需要用到以下监测装置:
(1)血气分析与氧饱和度监测器:ECMO系统能通过血气分析与氧饱和度监测器持续监测动静脉血液的酸碱值(pH)、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压反映了泵流量、氧合器功能和患者状态,也是评判ECMO支持治疗的效果的重要指标。ECMO系统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直接反映气体交换装置的功能,同时也能间接反映患者的心肺功能。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直接反映氧气输送的有效性、患者氧耗状况与肺脏功能。
(2)流量测定装置:超声流量测定装置可以精确测定泵的流量,尤其在ECMO系统中有旁路如血液过滤装置时非常有用。其原理是通过超声透过时间来测定血流的体积。血流管路穿过能产生超声波束的感测器,根据液体的流动得出超声波从一个感测器穿行到另一个感测器的精确时间,然后计算出流量显示于流量表上。
(3)气泡探测器:ECMO是一个密闭系统,若空气进入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尤其是在VA-ECMO模式中,空气会进入动脉系统,导致心脑动脉供血管的栓塞。气泡探测器常使用超声或红外技术。超声感测器可检测出最少300~600微升的气泡,但快速输入不同密度的液体(如血小板)也会触发报警。红外感受器能检测出最少500微升的气泡。
(4)压力监测器:正压监测器监测进出气体交换装置的压力与压力差,以了解患者血容量多少、血压高低、动脉插管是否通畅、氧合器和循环管路中是否有血块。静脉引流不足会导致泵后管路负压过大,且负压> 30mmHg容易造成溶血,因此负压监测器可监测静脉引流是否足够,判断患者血量是否足够,静脉插管位置是否正确。
(5)其他监测器:血液温度监测器监测进入患者体内前血液温度而得知变温器效能;血液逆流监测器是一种阻止ECMO动力泵无法转动时患者血液经动脉插管逆流至静脉插管的安全装置;游离血红素监测器监测血液的溶血程度,可作为更换氧合器指标;ACT监测器监测血液肝素化的抗凝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追加肝素;TEG监测器监测患者凝血功能,包括纤维酶原形成、血块形成、血块稳定、血小板功能及溶解血块功能。
下一期,我们为大家介绍如何建立ECMO的一些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及更多围术期患者生命质量调控相关麻醉技术:详见《》
该书围绕围术期和舒适化医疗期间,如何更优化和调控患者的生命质量,从围术期患者生命质量调控相关麻醉技术、麻醉管理、麻醉变革和麻醉思考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分享。在临床麻醉技术的改革与提升、理论知识的丰富与传播、舒适化医疗与围术期医学理念的推广等诸多事件中不落伍、地位更突出,真正担当起平台型学科的重任。
点击“在看”,看看你的好友都在看什么
200磁悬浮风机 山东章丘磁悬浮风机厂 三叶磁悬浮风机多少钱 川源磁悬浮风机
咨询电话:400-966-0628
